这一期,我们来玩一个数学小游戏——鸡兔同笼
鸡兔同笼,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,记载于《孙子算经》之中。鸡兔同笼问题,是小学奥数的常见题型。许多小学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,或者用解它的典型解法——"假设法"来求解。因此很有必要学会它的解法和思路。通常是假设法比较简单易懂一点。
从图中可以看到,小鸡和小兔可以迅速的回答自己的个数,所以计算机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,只要我们将算法编程进去,那么再大的数字,都难不倒它~
那么现在我们一起进入鸡兔同笼的世界吧!
第一步:创建角色和背景
(从角色库中选取合适的角色即可)
(背景可以自己选择哦~)
第二步:设置问题
用到了询问模块,大家还知道询问该怎么用吗?
第三步:新建变量
新建四个变量“兔的只数”、“鸡的只数”、“脚”、“鸡的只数”
第四步:储存变量
当询问完有几个头、有几个脚时;该怎么储存回答的变量呢?
写到这里,我们就可以存储头和脚的变量了,下面开始我们的算法吧~
第五步:计算(鸡兔同笼算法)
1.假设法
假设全是鸡:2×35=70(只);鸡脚比总脚数少:94-70=24 (只);兔子比鸡多的脚数:4-2=2(只);兔子的只数:24÷2=12 (只);鸡的只数:35-12=23(只)
2.二元一次方程组
解:设鸡有x只,兔有y只。X+Y=35;2X+4Y=94;解得: X=23;Y=12;答:兔子有12只,鸡有23只。
3.抬腿法
方法一:
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,兔子抬起2只脚,还有94÷2=47(只)脚。笼子里的兔就比鸡的脚数多1,这时,脚与头的总数之差47-35=12,就是兔子的只数。
方法二:
假如鸡与兔子都抬起两只脚,还剩下94-35×2=24只脚 , 这时鸡是屁股坐在地上,地上只有兔子的脚,而且每只兔子有两只脚在地上,所以有24÷2=12只兔子,就有35-12=23只鸡。
......
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解答鸡兔同笼的问题;这里我们运用抬腿法的方法一来解答此题
大家可以用其他的算法来编程此题,看看最后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呢?
第六步:广播
让小鸡和兔兔来汇报自己的个数
鸡兔同笼的小游戏,大家学会了吗?
大家还有哪些不懂的数学游戏都可以写在下方的留言板,会在之后的教程为大家答疑解惑哦~
总之,就是把公式带进去,适应语言自然就可以求解。
有具体的作品么
平均数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