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官方曾颁发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提出“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,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,逐步推广编程教育。”
大多数人一提到编程,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程序员,顶着稀疏的头发编着看不懂的代码,所以很多家长开始怀疑,我的孩子这么小,能学会编程吗?
实际上,大部分孩子学习编程,都是从“拖拽”开始的。
“拖拽”编程是一种基本的技术,它允许通过拖拽代码构建的模块,而不是手动编写基于文本的代码。如此一来,复杂又抽象的编程语言就变得容易理解。
然而家长又容易产生出新的疑问了——这样的“拖拽”,算在学习编程吗?
锻炼思维能力,小学阶段是最佳时期
我们说推广编程教育,事实上是让学生从小接触编程思维,最终的目的不是学某一种具体的计算机语言,而是这些语言背后的思维逻辑,通过学习这种编程思维来锻炼孩子的大脑,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思维,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虽然“拖拽”式的图形化编程简化了代码,但是从底层逻辑上锻炼孩子的手脑能力并没有被简化,孩子依然可以在拖拽过程中,锻炼到自己的抽象逻辑思维,培养起自己的思考模式。
因此,“拖拽”化编程当然也算是编程的一种。
编程小车让孩子爱上学习编程
实际上,只在电脑上学习编程是枯燥且单调的,而智能编程小车的出现则大大增加了编程学习的趣味性,将枯燥的编程知识变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小车,让孩子对编程的学习兴趣有增无减。
编程小车名堂多
编程小车的优点除了将编程过程具现化了之外,还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,就拿赛恩司这款启明星来说吧,首先它的轮子就非常与众不同。
这是一个可以使小车360°进行全方位移动的全向轮,学名叫麦克纳姆轮,搭载了这种轮子的启明星可以轻松做到漂移、平移、斜方向移动等。
除此之外,在购买编程小车时,给到的并不是一辆完成的小车,而是小车的零部件,需要孩子们自己去动手组装,这样也锻炼到了孩子的动手能力,培养起孩子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。
在经过自己动手组装好一台小车后,可以将赛恩司给予的程序包通过Arduino IDE导入进去,在这一过程中,可以模仿学习赛恩司小车的程序思维和编程过程,为后续自主编程打下基础。
程序导入小车后,就可以享受快乐的时光了!看着小车在自己手上成型,通过编程将玩法实现,满满的成就感出现在心中,是不是对编程更感兴趣了呢!